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paper-city Intro Reading is killing time without guilt. 编辑/日京川 有时觉得,欣赏古典音乐的乐趣,或许是来自拥有几首符合个人喜好的名曲,和拥有几个符合个人喜好的版本。有时自己的个人喜好或许和世间评价并不一致,但这种以个人专属的品味作为收藏的行为,则会让每个人的音乐品味发展得更宽广、更深入。这种个人体验会悉数化为珍贵温暖的记忆,留在我的心中。想必在你的心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记忆吧。到头来这种有血有肉的个人记忆,全都会化为我们活在世上赖以维生的养分。如果记忆没有温暖,生活在太阳系第三颗行星的我们,大概全都得在难熬酷寒中度过人生。 ——村上春树 古典音乐其实也很实用 其实这个话题有意义也没有意义。就像其他经典一样,人们还是在看《唐吉坷德》和《红楼梦》,也还是有人听古典音乐。   至于为什么还在听,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情况下听到古典音乐呢?在普遍人们的认知中,在告别式,婚礼,音乐演奏大厅,剧院等等,我们都觉得会有古典音乐存在,至于为什么在这些场合会演奏古典乐,而不是摇滚乐,嘻哈,流行乐,其实人们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印象当中觉得就该在这些场合演奏古典音乐。   萨蒂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就曾经专门写过一系列的家具音乐,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裸体舞》(Gymnopedies)也包含其中。所以其实如果你留意,在现在很多的酒店,餐厅大厅都能听到这个曲子。   萨蒂,20世纪“家具音乐”、“环境音乐”、“极简音乐”的先驱,毕生都在追求与众不同,反对传统古典音乐沿袭下来的那套“宏大叙事”,不追求乐曲的深度表达。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太年轻的来到了一个太老的世界。” 跟萨蒂有相同想法的还有一位,他创作过很有名的一系列《餐桌音乐》,就是供人在进餐的时候演奏的。他所在的年代甚至比巴赫还早,就是泰雷曼。所以这些我们现在所谓的“环境音乐”其实300年前就有人创作了,但现在我们也把它看作是古典音乐。   由德国作曲家泰雷曼在1733年所创作的《餐桌音乐》,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套《餐桌音乐》,同时也是被后世公认与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齐名的巨作。   再来说巴赫,有点熟悉的人都知道,巴赫的最后27年是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的。当年他在这里也有自己的唱诗班,而当年他们也是会为很多婚丧仪式来演唱。巴赫的日常生活不仅是作曲,还要教学,训练学生,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也很繁琐和辛苦。所以对比现在的很多婚礼乐队,有很多相似之处。   如今位于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外的巴赫雕像 再有一位也是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亨德尔,他曾经受英王乔治二世委托,创作了他最负盛名的作品《皇家烟火》。   亨德尔 所以这些为各种场合服务的功能性音乐也是古典音乐的一部分,只是由于时间长远的原因,我们把这些音乐只当作了经典,并放到了音乐大厅演奏,而忽视了它实用性的一部分。   其实我们现在一般讨论的作曲家大多数都活在录音发明之前,也就是差不多1900年以前。所以在录音技术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想听到音乐就必须有人演奏,所以相比较现在,以前的音乐家的社会活动肯定更为密切。   比如之前说到的亨德尔,他不仅仅只是一个作曲家,他也曾经出钱资助了西方第一个孤儿教育院,这个遗址目前在英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博物馆,在博物馆顶层就展有韩德尔的一份遗嘱,上面就写到:每演出一次他的名作《弥赛亚》,就要有一部分的版税归孤儿院所有。 《弥赛亚》 最广为人知的《哈利路亚大合唱》: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上演的时候,英王乔治二世当听到第二部分终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站立起来听完了全曲,将它称为“天国的国歌”,其他人也一同站立。现今音乐会演奏此曲时全体观众均会起立聆听,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惯例。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直存在的,音乐的功能性,仪式性也贯穿了音乐发展的始终。   最“无产阶级”的艺术就是音乐了 有些人会说听古典音乐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把听古典音乐当成是身份地位的装点,所以我们也才会在台湾看到那么多变态,高价的音乐会。其实这些音乐会的成本不会那么高,但有些人就会希望看到5000块、8000块的票价,然后他们才会觉得值得去听。但事实是,用这种方式去听古典音乐实在愚蠢至极。   但其实我的立场一直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听古典音乐,它不是为任何人或者任何阶级服务的东西。也有很多人会说很多古典音乐都是为了贵族或者过国王创作的,但其实也有很多大量的宗教性的,在教堂演奏的音乐是平民来听的。还拿亨德尔来说的话,他虽然为国王创作一些很恢弘的作品,但其实他大量的作品也是非常生活化,平民化的东西。他的《弥赛亚》是不分阶级的,是直到今天都可以感动所有人的作品。他甚至会把自己的版税馈赠给孤儿院。所以真正的音乐家是不为自己的音乐划分听众的。   日本兵库县文化艺术中心内景 很多人会一直认为古典音乐高高在上,甚至与身份地位挂钩,可能源头还是因为人们大多认为听古典音乐是一件可以提升自己内涵,值得做的事情。这种认知可能在台湾不太普及,但国外就很明显。去年十二月,我就去到日本兵库县的文化音乐厅听演出,它是一个完全由木头造的音乐厅,2000人的座位,声音效果非常好。但是让我很吃惊的是他们演出的安排,我当时去听得演出是连开三场,时间还是周五,周六,周日的下午3点。在台湾如果是这个时间安排想必真的很少会有人去,但是票却全部卖完了,很多还是日本的退休老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听古典音乐可能就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的选择。 别以为去听歌剧的人就都要“高雅” 古典音乐和娱乐是紧密相连的。以前的歌剧院有的比现在的还大,你可以看以前的巴黎歌剧院留下来的照片,演出时要热闹的多,人人簇拥着。当然照片上的歌剧院被火烧了,现在的歌剧院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所以现在我们所谓的“高雅”放到以前就是很大众的娱乐方式。当然歌剧可以有非常高深的内容,精深的意涵·,但同时也具备娱乐性,所以才会吸引这么多人。所以不要认为当时去听歌剧的人都有多么高的素养,只能说明歌剧本身除了艺术性也有能吸引大众的东西,以前的歌剧院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电影院,商业性和思考性是共存的。   重建前的巴黎歌剧院 《风流寡妇》这个歌剧上个月在北京国家歌剧院上演,他们就请我去写节目单的介绍,如果是其他的歌剧我并不感兴趣,但《风流寡妇》我就一口答应了。因为很少有人知道这部剧传奇在什么地方。《风流寡妇》这部歌剧从它写出来到作曲家过时,四五十年的时间,在全世界上演了超过50万场。当时《风流寡妇》火到什么程度,从维也纳蔓延到阿根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同时有五个剧院上演《风流寡妇》,并且用不同的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等,满足了各种各样移民的关注。后来比如《猫》、《歌剧魅影》其实都没有如此盛况,尤其是在当时传播力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风流寡妇》剧照 而国家大剧院为什么要找我来帮他们写介绍,是因为虽然《风流寡妇》红到这个程度,但是正真评价和记录这部歌剧的历史文献却少之又少。我当时查了两本歌剧史的书,但是对《风流寡妇》的记载却是零,其中一本还是牛津大学出版的。如果一本歌剧史可以把一部上演50万场的作品置之不理,那我觉得是编者的价值观有问题。所以请大家不要认为那些流行的,不够严肃的作品就不是古典的,它反而也是古典音乐很重要的部分。 对古典音乐不感冒,就别听 还有一些人有这样的观点,音乐里充满了文化、历史,就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要以欣赏艺术品的角度来欣赏音乐作品。的确,我也很赞同,我们需要更多的艺术教育,需要亲近艺术。但是做过这么多的有关古典音乐的讲座,大学演讲,演讲完总会有一个同学问我一个问题:“我知道古典音乐很好,可就是没什么兴趣该怎么办?”我的答案就是,不要听。我的看法就是,我们的时间很宝贵,一天就是24小时,读相同长度的一本书可能不同人用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是一首10分钟长的曲子就是要花十分钟的时间来听。所以如果你花了这么长时间来听音乐,但还是不喜欢,就说明这种形式的艺术没办法吸引你,或者说你和艺术的缘分不在音乐上。而你用大把的时间纠结在“为什么我还是不喜欢古典音乐”上,那就少了很多时间去发掘你真正喜欢的东西。所以“不喜欢”没有关系,音乐就在那里,不用着急,你不用现在就下结论。   但是我也相信,人最终是会被一种艺术所吸引,如果是古典音乐,我很开心,但如果不是,也无所谓,可能吸引你的是爵士,摇滚,绘画,电影,喜剧,小说等等。所以希望你能更早的找到自己的艺术,之后你会变得不一样。   经典每一次都让人犹如初见 音乐家所创作的作品离不开他所在的大时代。没有法国大革命就不会有贝多芬,歌德这些巨匠。没有法国大革命如此庞大的力量,也不会激发出贝多个人的痛苦和抗争。就像贝多芬所写的50分钟长的《英雄交响曲》,在此之前,音乐史上是没有人这样写交响乐的,莫扎特,海顿都只是创作20多分钟的交响曲,就算以现在的音乐会体量来说也很庞大。所以这部作品不仅是从体量还是艺术造诣上都可以看作是音乐史上的分水岭。音乐没有文字,如何通过旋律声音来去诠释一个克服自己内在缺失和外在环境的“英雄”,去描绘出一个抽象“英雄”,贝多芬用50分钟的音乐篇幅做到了。你听得到“英雄”的性格的缺陷,外部的挣扎,但到结尾“英雄”是否胜利了,他又不像小说文字一样给你答案,你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是音乐最美的地方——没有文字,没有图像,一切尽在你的想象中。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卡尔维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经典”,他谈了二十几项来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我想选取其中两项来分享一下,他说:经典是每一次重复都像初次阅读那样,让人有初时感觉的作品。相信很多时候面对艺术作品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第二点他说:经典是我们越自以为透过道听途说可以了解,当我们实际阅读,越会发现它具有原创性,出其不意且革新的作品。 卡尔维诺 很多时候那些经典的名字,作品可能在我们眼前出现过无数遍,以至于我们觉得很熟悉它了,但是当我们真的去阅读,去观看的时候又恍然大悟,如获至宝。甚至和别人介绍的,你自己认为的完全不一样。比如《红楼梦》,谈论它的人太多了,但是真正读完的人少。就算你可以说的出《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场景,甚至一些经典情节,语句,但是当你真正读的时候,这些片段就变得不一样了,有了新的感受。   听音乐,只是喜欢而已 最后我想为大家播放一曲勃拉姆斯写的《星期天》,歌词的大意就是:工作了整个礼拜之后,终于到礼拜天,可以休息了,我又可以见到我的女友。表达了多么期待这个礼拜天。非常的琐碎,平淡的情绪。让我们感受一下勃拉姆斯是如何表达的。即便是你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你也能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情绪。 勃拉姆斯《星期天》 所以我们不是因为这个俗不可耐的歌词感动了,我们是被音乐感动了。可能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聆听音乐的当下,你不再想到其他事情,你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只为音乐而感动。所以我一直认为音乐就是最物美价廉,最没有门槛的艺术,甚至不需要翻译。这么多伟大的作品,演奏,一张CD都囊括了。   说了这么多听古典音乐的原因,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喜欢而已。 本文内容整理自台北书展焦元溥《我们为什么还在听“古典音乐”》演讲内容,有删减 点击标题查看以往精彩内容 2017台北书展,我们并不孤「读」 在原地迷失,在别处确定 一切关于音乐的,也关于我们 如果说人类有什么自命不凡的东西,可能也就是音乐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合作及转载联系后台。 投稿邮箱:chenliping@eeo.com.cn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paper-city 石川啄木  |  塔可夫斯基 | 小说开头 |时尚反叛者  | 蒂姆·波顿  | 梵高 | 香奈儿 | 铃木敏夫 | 石黑一雄 | 塞尔努达 |帕斯捷尔纳克 | 鲍勃·迪伦 | 里尔克 |爵士乐| 乔治·奥威尔|帕蒂·史密斯| 今 敏 | 阿列克谢维奇 | 斯通纳 |闲逛台北|独居生活|赫尔佐格|阿瑟·米勒|小津安二郎|李小龙|希拉里|赫胥黎|普鲁斯特|奈保尔|汉德克|小王子|海明威|旅行|蒙田|约翰·柯川|伍迪·艾伦|享乐主义|卡尔·拉格斐|卡斯特罗|古典文学|哈内克|大都会|原研哉|纽约时报|辛纳屈|点击以上关键词查看内容。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